數年前英國的狂牛病蔓延,這是一種人畜共通的疾病,得病的牛隻只能走向死亡,吃了病牛的人也會產生腦神經病變。一時之間,英國吃素的人口立即上升了百分之十八,幾乎每間餐館都可吃到素食。但隨著媒體淡出這個議題,狂牛病的可怕逐漸被世人淡忘,不再是熱門的焦點。
造
成狂牛病的病因沒有受到重視,卻仍然以各種不同形式,不斷摧殘人類的健康。譬如台灣近兩年的腸病毒、豬的口蹄疫,馬來西亞的嚴重腦炎,香港的雞瘟、豬瘟,其實是英國狂牛病的翻版。這些都在在說明,家禽家畜的生活環境與人類的健康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狂牛病的致病原因,世人多不探究,起初有些牛隻因為瘟疫死亡,牧場的主人便將病牛的肉絞碎,混入飼料,給其他的牛吃,讓他們同類相食,最後導致了高溫都殺不死的病毒,侵入了人體。
經過分離化驗,得知那是造成狂牛病的一種變性蛋白質,而不是所謂的病毒。人類強迫沒有選擇能力的牛隻相互啖食,也難逃自食惡果的命運。
近年來,奪去台灣許多病童性命的腸病毒,從發病到死亡十分快速,令許多父母聞之色變。腸病毒引起手足口病,與豬隻的口蹄疫吻合。
口蹄疫大流行時,許多豬隻不是病死而是被活埋,豬隻的屍體和排泄物滲入地下水,污染了飲用水;大量的腐屍孳生蚊蠅鼠類,造成生態環境破壞;我們生活其中,不可能置身其外,因為大目然遭到破
壞,人類終究會自食其果的。
雖然學術界出面澄渭,認為豬隻的口蹄疫與人類的手足口病,致病途徑不同,但也沒法證明二者絕對無關。
根本解決的方法,當然是不再食用肉品,至少,要做好環境衛生的管理,而非不惜一切,只一味追求高經濟效益。
民眾因方便購買、消費低廉,卻付出了犧牲環境生態與人類健康的高成本代價。這種不平衡、借貸式的方式,是挖空後人生存的環境,預支子孫的健康,實在是短視的做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